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春天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六盘水市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趣找知识 2024-05-06知识百科
六盘水市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六盘水市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六盘水市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六盘水市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六盘水市 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 (二)历 史2024年5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良渚墓葬中,体现孔武之力的“斧钺”往往是最重要的随葬器物。反山 12 号墓中雕刻着神徽的玉钺,更是被学者普遍诠释为军权与神权结合的象征。部分

2、墓葬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人殉现象。以上材料说明良渚文化    A.军事实力强大                           B.社会等级差异显著    C.神权色彩浓厚                           D.具有早期国家特征2.春秋初期的左传主张:  “德以柔中国

3、,刑以威四夷”;春秋晚期时,孔子主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战国时期孟子亦称:“往者不追,来者不距(拒)。”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A.儒家学说成为主流                        B.民族关系逐渐缓和   C.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D.民族差异不复存在3.据后汉书光武

4、帝纪下记载,  “往岁水、旱、蝗虫为灾,谷价腾跃,人用困乏。”根据法律规定“其命郡国有谷者,给禀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二千石勉加循抚,无令失职。”这说明当时   A.自然灾害频发                            B.社会救济制度完善   C.官员依法行事                   &nb

5、sp;        D.政府重视社会救助历史试卷 第1页 (共6页)4.唐代的诗歌繁荣、种类丰富,其中讽喻诗具有明显的“谏言”性质。如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这说明唐代讽喻诗   A.具有经世精神                        B.促进监察制度的完善   C.体现吏治清明        

6、;                D.推动科举制度的繁荣5.宋代,蹴鞠活动不仅深受市民阶层的喜爱,皇帝贵族、各级官吏也参与该体育活动中。据宋史太宗本纪记载,太宗曾“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蹴鞠大明殿”。宋代出土的陶枕中出现女子踢球的形象。据此推知宋代   A.阶层流动性加强                       B.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C.社会风气较开放   &

7、nbsp;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6.康熙按政治需要重新诠释孔孟程朱之道,以汉制汉,不妨碍他恪守祖制;他对待蒙藏边疆诸族,重视喇嘛教作用;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不改变当地民族的信仰。其做法的历史影响在于   A.继承了政教合一的传统                B.承认国家的多元信仰   C.推动了大一统国家发展        

8、        D.突破传统文化的藩篱7.下表为清政府1853年1911年的外债用途分类表,对表格数据分析合理的是单位:两债务用途债 次债 额占总额的%镇压农民起义和革命赔款或由赔款转化为外债海防、塞防与抵御外侮各种实业行政经费35623855916949265.6279388334079501078.99374560965.740993647.21616293合计2081305888297100              A.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迅速发展     &

9、nbsp;       B.清政府财政主权已完全丧失 C.镇压革命是清政府的中心任务             D.晚清政府半殖民地特征显著8.1933 年,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颁布了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着力推动互助社的发展,兴修水利、发动群众开垦荒地。当年,中央苏区农业收获量比1932年增加了15%。1934年公营工厂已有32个。这体现了苏维埃中央政府   A.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早期探索            B.受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C.公有制成为经济发展主要成分            D.以发展农业合作社为主要任务历史试卷 第2页 (共6页)9.1950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