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春天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教坊司(教坊司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趣找知识 2023-03-21知识百科
《梦华录》热播,剧中赵盼儿、宋引章和张好好皆曾是教坊司乐伎,很多人不知道教坊司是做什么的,以为就是供权贵淫乐之处。其实,教坊司是朝廷的一个小机构,专为

《梦华录》热播,剧中赵盼儿、宋引章和张好好皆曾是教坊司乐伎,很多人不知道教坊司是做什么的,以为就是供权贵淫乐之处。其实,教坊司是朝廷的一个小机构,专为宫廷百宫礼乐之用。

教坊司最早出自唐朝,属于太常寺下的太乐属,有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下;乐正八人,从九品下。唐高祖后,置内教坊于禁中。武则天如意元年,改名云韶府,由宫内宦官主管。

>教坊司(教坊司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唐玄宗开元二年,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有专职博士教习乐舞,朝廷发工资。在东京、西京各置左右教坊,东京左右教坊俱在明义坊,西京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右多善歌,左多工舞,相因成习。掌俳优杂技,不再隶属太常寺,以宫内宦官出任教坊使。此时的教坊司,就是集音乐、舞蹈、杂技、戏剧等所有文体娱乐为一体的文化精英集聚地。在唐玄宗推动下,唐朝娱乐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

《新唐书.百官》中记载:“教坊司有府三人,史六人,典事八人,掌固六人,文武二舞郎一百四十人,散乐三百八十二人,仗内散乐一千人,音声人一万二十七人。”可见唐玄宗之后的教坊司,规模有多大,这里的散乐指的是表演百戏的方伎,音声人就是唱歌跳舞的乐伎。

众多的教坊司职员中,不得不说的就是人员最多的音声人。《唐会要.卷三十四》言道:“诏太常乐人,本因罪谴,没入官者,艺比伶官......婚姻绝于士庶,名籍异于编甿。”《唐律疏议.诸工乐杂户》记载:“太常音声人,谓在太常作乐者,元与工、乐不殊,俱是配隶之色,不属州县,唯属太常。”《唐律疏议.卷十四》中又有言:“太常音声人,依令婚同百姓。”也就是说,乐伎属于杂户贱籍,有很大一部分职员是因触犯唐律而罪没官籍者的子女。身为太常寺的乐伎,户籍编入杂户,位于士农工商兵之下,不能同士庶通婚,但是可以同普通老百姓结婚。

唐代隶属教坊司的名伎众多,史书上留名的就有红拂女、公孙大娘、霍小玉、薛涛、裴兴奴、杜秋娘、鱼玄机等人。

宋朝在建国初期,“初循旧制,置教坊,凡四部。其后平荆南,得乐工三十二人;平西川,得一百三十九人;平江南,得十六人;平太原,得十九人;余藩臣所贡者八十三人;又太宗藩邸有七十一人。由是,四方执艺之精者皆在籍中。”

《宋史.职官》记载:“太常寺下设教坊及钤辖教坊所,掌宴乐阅习,以待宴享之用,考其艺而进退之,设乐正三人。”《宋史.乐志》记载:“教坊,有使、副使、判官、都色长、色长、高班、大小都知。”宋朝的教坊,是国家统一管理演职人员的文化娱乐机构,教坊中人都有官家认可的才艺资质,而且要精通、专研技艺。每逢春秋圣节三大宴及宫廷宴席,教坊诸部要奏乐表演。教坊演职人员,每年要对才艺进行考评打分,考评好坏直接关系到薪酬职务。

宋高宗建炎初期,受时政影响,取消了教坊。绍兴十四年,又重新设置教坊,凡乐工四百六十人,以内侍充钤辖。隆兴二年,宋孝宗赵昚认为:“一岁之间,只两宫诞日外,余无所用,不知作可名色”,再次取消教坊。每有用之,“但呼市人使之,不置教坊,止令修内司先两旬教习”。

宋朝教坊的人员中,除了民间艺人以外,大多还是犯官妻女充之。虽说规定教坊人员可以“歌舞佐酒”,不得“私伺枕席”。但是,毕竟教坊歌伎隶属贱籍,属于最低等户籍在册人员,姿色艳丽者还不是权贵们的玩物。

宋朝在史书上留名的歌伎有京都花魁李师师、巾帼英雄梁红玉、苏轼的小妾琴操和朝云等人。

《梦华录》中,赵盼儿、宋引章和张好好这样的绝世美人,身在宋真宗时期,对乐伎相对宽容,能洁身自好,不被糟践,已是幸事。到了南宋后期,兵荒马乱之下,能活命都算好了,哪还有什么贞洁可言。

元、明皆设有教坊,但跟唐、宋比起来,乐伎除了正常的演出之外,还承担了官方妓院的场所。一旦进入教坊司,只谈风月,不谈风光,就成了让人鄙视、唾弃的对象。教坊的乐伎中,首先就是战败者的妻女,譬如明朝建国初期,将元朝功臣之后都没入乐籍,由教坊司统一管理;其次就是被抄家灭族的官宦妻女,还有就是从民间征调的破落良家女子。

元朝对乐伎着装有规定:“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儿;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明太祖朱元璋还下诏:“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人服”。“绿帽子”逐渐成了贱籍娼妓家属的身份代表,并延伸为被妻子出轨的男子形象代言词。

教坊司的贱籍身份,直到清朝雍正元年,才被取消。雍正命乐户从良,可以从事其他正常行业,等同于良民。另选精通音乐的良人,充当教坊司乐工,从事专门演奏。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