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春天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楚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君的称呼)

趣找知识 2023-04-15知识百科
楚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君的称呼楚王即楚国的君王,在文学作品中多指在阳台梦遇巫山神女的楚怀王或楚襄王。楚王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国君的称呼,因为楚国八百年历史悠久,楚国历
楚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君的称呼

楚王即楚国的君王,在文学作品中多指在阳台梦遇巫山神女的楚怀王或楚襄王。楚王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国君的称呼,因为楚国八百年历史悠久,楚国历代国王声名显赫在秦朝复灭以后也被各个朝代当做爵位封号。秦代以后的历代封王中,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

中文名

楚王

别名

大王

国籍

中国

民族

楚、华夏

主要成就

青铜器,音乐,农耕,建筑,自由制度

所处时代

中国古代

出生地

楚地

主要作品

问鼎中原

【释义】

楚国的君王。文学作品中多指在阳台梦遇巫山神女的楚怀王或楚襄王。

辞海解释

【词语】:楚王【英文】:kingofchu【注音】:chǔwáng

【释义】:楚国的君王,属于熊氏家族集团。【文学作品】多指在阳台梦遇巫山神女的楚怀王或楚襄王。

周朝楚王

周朝楚王是指楚国从楚君熊渠开始称王,其后子孙为了藐视对抗周室,在楚武王时期第二次自立为王,【韩非子】一书称楚武王的哥哥为楚厉王。而司马迁【史记】并无此记载,可能是楚武王称王后所追谥的王号。

秦末楚王

陈胜

陈胜,字涉,楚国阳城(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孟洼村)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1]

襄疆

陈胜起兵后,兵分多路进攻,部将葛婴进军楚国旧地,由于葛婴不知道陈胜自立为楚王,于是便立了原楚国王室后裔襄疆为楚王,统领楚地。后来葛婴听说陈胜为楚王后,便杀死襄疆,并向陈胜禀报,但是被陈胜所杀。

景驹

陈胜被杀后,秦嘉在彭城自立为大司马,拥立楚国王室后裔景驹为楚王。四月,原楚国贵族项梁借口景驹、秦嘉背叛陈王,大逆无道,派英布打败秦嘉,并将景驹、秦嘉杀死。

西楚楚王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长江段西)边自刎。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项羽至今为止一直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勇猛的著名武将,称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楚王问鼎

楚国的王族来自中原。西周前期,居于江汉的楚国甚弱,不闻于诸侯。西周后期,楚国始大,周王在楚国北部汉水之阳设立姬姓诸国,以遏制楚国向北发展。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楚国开始开疆拓土,公元前704年,楚君熊通自立为武王,断绝与周王室的朝贡关系。接着历代楚王励精图治,荆蛮之地尽为楚有,汉阳诸姬或降或灭。齐桓公时,率诸侯伐楚,楚成王使大夫屈完与诸侯会盟于召陵,诸侯退兵。齐桓公卒,宋襄公欲谋霸,召楚成王,楚王大怒,率军破宋,俘获宋襄公而后释之。不久,晋、楚大战于城濮,楚师败绩。

公元前626年,楚太子商臣逼死楚成王而即位,是为楚穆王。十二年后,穆王卒,其子旅即位,是为楚庄王。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大臣伍举、苏从进谏。伍举说:“有鸟停于高冈,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说:“三年不动,将定意志;不飞,将长羽翼;不鸣,将览民则。”又说:“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于是庄王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国人大悦。国内大治后,楚庄王开始与各诸侯强国逐鹿中原。在他即位的第六年,楚军大败晋军于北林(今新郑);次年,楚王助郑国大败宋国于大棘(今睢县南)。

公元前606年,为周定王元年,楚庄王八年。庄王亲征,讨伐陆浑之戎。陆浑之戎是姜戎的一支,是不同于华夏族的少数民族。陆浑之戎原住在西北的瓜州,由于不臣服于秦国,秦国率兵驱逐之。晋献公认为,姜戎是炎帝后裔,应与华夏族同等待之。于是把伊水中上游的山地封赐给姜戎。于是姜戎立国于伊水,熊耳山区尽为戎地。陆浑之戎成为楚国北扩的重大障碍,楚庄王决定武力剿灭。陆浑之戎生性剽悍,习于骑战,但不习于战阵兵法。楚军长驱直入,大破陆浑之戎。楚军到达洛水,楚庄王在洛水之滨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欲以威吓天子,与周分割天下。

楚军阅兵于周疆的消息传到洛邑,周王室极为恐慌。周大夫王孙满请求慰劳楚王,以观其动静,周定王许之。王孙满素有贤德,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到达洛水之南,见楚军营帐相连,甲胄鲜明,楚王居于中帐,不降阶相迎。王孙满见楚王,致天子劳师之意。楚王问:“九鼎在周,其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见楚王问鼎,知其有灭周之心,遂从容对道:“欲一统天下,在德不在鼎。昔大禹有德,各方朝贡,献金九牧,以铸九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成王定鼎于郏鄏(洛邑),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受命于天。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闻此,知取代周王室权力的时机还不成熟,于是整师而退。

楚国姓氏

中文中的姓氏一词,最早时其“姓”与“氏”不同。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母系社会,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子女就是同姓;在父系社会,姓则随父亲。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者父子两代不同氏。

另外,不同姓之间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命氏,因此会出现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现象。在周朝以前,贵族除了有姓之外,还往往以国、官位为氏。而一般人没有姓,也没有氏。当时只有诸侯国的国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则是赐封了土地以后才有。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以国名为氏以邑名为氏以官名为氏以职业名为氏以住地之名为氏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以贵族的字为氏。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后来在中国一直保持了这种传统,同姓之人通婚被视为禁忌。直到现代,这种传统才被逐渐打破,但是许多地方民间仍然不赞成同姓通婚。春秋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战国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遂称“姓氏”。楚王姓芈熊氏芈姓后来形成了很多其他的姓氏:熊氏,商末鬻熊(周文王老师)之后,楚国君王姓氏,国君以熊为国姓,属于正统姓氏。景氏,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国公族,是由楚大夫景差而来的姓氏。相传,景差是楚国贵族,人仕后官至大夫,子孙为了加以纪念,便以他的名字为姓,成为最早的一批景姓人。昭氏,芈姓,楚公族也,以族为氏。

《楚辞》云:昭、屈、景,楚之三族也。伍氏,芈姓,楚大夫伍参之后也。能氏,楚熊挚之后,避难改为能氏。鬻氏,芈姓,楚鬻熊之子鬻拳之后也。班氏,芈姓,楚若敖生斗伯比,伯比生令尹子文,为虎所乳,谓虎有斑纹,因以为氏。翠氏,芈姓,楚将景翠之后。苗氏,源出于芈姓,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成氏,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君的儿子字成虎,他的后世子孙取其“成”字为姓,亦称成氏。建氏,芈姓,楚太子建之后。

屈氏,芈姓,楚公族也。是以封地命名的姓氏,春秋时楚武王的儿子瑕任楚国莫敖,被封在屈邑。潘氏,芈姓,周代楚国王族的后代。尚氏,姜姓,齐太公之后也。桓氏,姜姓,齐桓公之后,以谥为氏。查(2ha)氏,源于芈姓。春秋时,楚国有公族大夫封邑在查,其后代子孙称查氏。荆氏,源出于芈姓。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一带,国号为荆,直到春秋初期才改为楚国。楚文王以前的荆君,有庶出子孙以国号为姓,称荆氏。庄氏,春秋时楚国君旅,死后谥号为“庄”,他的后世子孙以其谥号为姓。

魏晋楚王

曹魏楚王

曹操之子曹彪(195-251),三国时魏国人,字朱虎,216年,曹彪被封为寿春侯。221年,曹彪进爵,升迁为汝阳公。魏国立,222年为弋阳王,同年升吴王。魏明帝即位,升迁,封为白马。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楚王。251年,太尉王凌谋划立曹彪为帝,却被司马懿识破。因同谋罪,被司马懿赐死,妃及诸子皆免为庶人。

西晋楚王

楚隐王司马玮

楚隐王司马玮,晋武帝第五子,八王之乱的代表人物,后被惠帝皇后贾后所杀。

司马玮(公元271年~公元291年6月13日),字彦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晋惠帝司马衷之弟,是八王之乱代表人物。晋永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晋皇室诸王争夺中央朝权的作战,其代表人物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史称“八王之乱”。

东晋楚王

桓玄,东晋权臣,谋反,自立为楚王,后来称帝,是为“楚武悼帝”,也称为“桓楚武悼帝”。

南北朝楚王

刘浑,刘宋文帝第十子,封爵“武昌王”。平常喜欢作乐,一天竟然与下属戏作缴文,自立为楚王,被人告发,自杀拓跋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子,封“楚王”。后来改封为广阳王。

高俨,(557年-571年),字仁威,北齐武成帝高湛第三子,北齐后主高纬同母弟。高纬出于妒忌居然杀了高俨,又假惺惺地追封他为楚王。(《北齐书》:“三年春正月己巳,祀南郊。辛亥,追赠故琅邪王俨为楚王。”、“明年三月,葬于邺西,赠谥曰楚恭哀帝,以慰太后。”)

刘徽,中国五胡十六国前赵皇族。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匈奴人。刘曜子。光初二年(319年)封楚王。

隋唐楚王

隋朝楚王

楚王

李子通,反隋自立为楚王,后自立为帝,国号:吴,为杜伏威所灭。

王世伟,王世充的兄长,王世充自立为帝,封他为楚王。

郑文秀,萧铣部将,萧铣称帝后,封他为楚王。

唐朝楚王

杜伏威,反隋义军首领,降唐,封楚王,后封吴王,暴毙。

朱粲,反隋义军首领,自称迦楼罗王,后又自立为帝。619年正月,闹饥荒有吃人的记录;闰二月,降唐后被封为楚王;四月,唐朝派段确慰劳朱桀,段确在宴席上讽刺朱桀吃人,使团全部被朱桀煮而食之,投王世充。621年,王世充投降,朱桀被斩首。

李智云,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李渊反隋,李智云被俘,处死。李渊称帝后追封楚王。

李宽,唐太宗李世民第二子,过继给李智云为子,楚王,无子。

李祐,唐太宗第五子,武德八年(公元626年),高祖诏封宜阳郡王。武德九年(公元627年),太宗诏封楚王。贞观二年正月(公元629年),封燕王。贞观十年正月(公元638年),封齐王。贞观十七年(公元645年),以“谋反罪”贬为庶人,赐死。

李灵龟,唐宗室李世都之子,过继给楚王李宽为子,楚王。子李福继嗣,降爵为楚国公。

武士让,武则天(又名武曌)的伯父、武士彠的兄长,武则天称帝时,追封他为楚王。

李隆基,楚王,后登基为帝,即唐玄宗。

李俶[chù],楚王,后登基为帝,即唐代宗李豫。

李易,楚王,后薨。

赵匡凝,赵德諲子,天祐元年封楚王。

五代楚王

马殷,后梁楚王,后来建立了“楚国”,史称“马楚”。

马希声,930年11月~932年7月。

马希范,932年8月~947年5月。

马希广,47年5月~950年12月。

马希萼,950年12月~951年9月。

马希崇,951年9月~10月。

两宋楚王

宋朝楚王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

赵元佐,宋太宗赵炅[jiǒng]嫡长子,被封为楚王。

赵元偁[chēng],宋太宗赵炅第七子,被封为楚恭惠王。

赵宗辅,宋英宗之兄濮安懿王第四子,被封为楚王。

赵颢,字仲明,初名仲糺,宋英宗赵曙次子,先后封安乐郡公、祁国公、东阳郡王、昌王、雍王、扬王、冀王、楚王、燕王、吴王。

钟相,靖康二年(1127)初反,自立为楚王,后被岳飞所灭。

高遵甫,高琼之孙,高继勋子。由于高遵甫女是宋英宗皇后,故死后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楚王。

辽朝楚王

楚王耶律隆裕,辽景宗耶律贤第三子。

耶律涅鲁古,小字耶鲁绾,秦王耶律重元子。性阴狠。兴宗一见,谓曰:“此子目有反相。”重熙十一年,封安定郡王。十七年,进封楚王,为惕隐(官职)。清宁三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七年,知南院枢密使事,说其父重元诈病,俟车驾临问,因行弑逆。九年秋猎,帝用耶律良之计,遣人急召涅鲁古。涅鲁古以事泄,遽拥兵犯行宫。南院枢密使许王耶律仁先等率宿卫士讨之。涅鲁古跃马突出,为近侍详稳渤海阿、护卫苏射杀之。

王继忠,本宋将,咸平六年(1003年),契丹几万骑兵向南侵犯,王继忠虽勇战,但最终被契丹俘获。宋真宗听到这一消息后感到震动,开始认为王继忠已死,优诏赠大同军节度,增加等级送给财物以帮助办丧事,以他的四个儿子为官。景德初年,契丹请和,命令王继忠上奏奏章,才知道他还活着。王继忠曾附奏表请求召回他,皇帝因盟书约定各无所求,不想背叛盟约,赐诏书晓谕旨意。契丹主待王继忠很优厚,更改他的姓名为耶律显忠,又改名耶律宗信,封楚王,后不知王继忠所终。

萧孝忠,重熙十二年,封楚王,拜北院枢密使。

萧革,《辽史》:“以北院枢密使郑王萧革为南院枢密使,徙封楚王。”

韩德让(941年-1011年),赐名“耶律隆运”。统和四年(986年),率军击败北宋北伐的曹彬和米信部队,被封楚国公,旋即进封楚王。

萧孝先,字延宁,小字海里。统和十八年,补祗候郎君。尚南阳公主,拜驸马都尉。重熙初,封楚王,为北院枢密使。

西夏楚王

国相任得敬把持西夏军政要权,胁迫夏仁宗封其为“楚王”,仪同夏主。

金朝楚王

楚王像

金显宗完颜允恭,初封楚王,大定二年,进封为皇太子。大定二十五年六月病逝,赠谥号宣孝太子。大定二十六年,册立太子之子完颜璟为皇太孙。章宗即位后,追谥号为体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庙号为显宗。

明朝楚王

第一任楚昭王朱桢,1370年-1424年在位

第二任楚庄王朱孟烷[wán],1424年-1439年在位

楚王像

第三任楚宪王朱季堄[nì],1440年-1443年在位

第四任楚康王朱季埱[chù,也读shú],1444年-1462年在位

第五任楚靖王朱均

很赞哦! ()

关注趣找百科,获取更多知识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趣找知识"

本文地址:https://www.liuchengguanli.com/chengyu/21545.html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