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春天 > 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

江阴八十一日纯系扯淡(江阴八十一日活该被屠)

趣找知识 2023-08-31知识百科
前些年,我多次前往江苏省的靖江和江阴办事。靖江位于长江北岸,江阴位于长江南岸,两地隔江相望。那天,靖江民生钢瓶厂的销售经理张泉陪我去江阴。江阴古称暨

前些年,我多次前往江苏省的靖江和江阴办事。靖江位于长江北岸,江阴位于长江南岸,两地隔江相望。

那天,靖江民生钢瓶厂的销售经理张泉陪我去江阴。江阴古称暨阳,城不大,却有不少古迹名胜,像吴国季札墓、楚国春申君黄歇墓、酒圣杜康墓、徐霞客故居、渡江战役纪念馆、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在江阴城里转了多半天,累了,就在一家饭馆里小坐。

>江阴八十一日纯系扯淡(江阴八十一日活该被屠)

通过明亮的窗户,见到不远处,有一座半截古砖塔。这座塔没有通常攒尖的塔刹,残塔的顶部就像一支钢笔尖。

江阴市兴国塔

张泉说,这塔叫兴国塔,是宋朝时修建的,后来在元朝时毁于战火。明朝时,重建了太平兴国教寺和这座九级宝塔。到了清朝,太平兴国教寺又毁于雷火,只有这座塔存留下来,只是塔外的木结构全都被烧毁。民国时期,直奉军阀开战,兴国塔遭奉军的炮击,塔顶被毁掉一截,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在中华大地上,各处各地,大都有一座或几座古塔,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而每座古塔,也多少都会有着一段或生动或传奇的故事,见证着这座城的岁月沧桑。这座残缺的兴国塔也同样,它就见证了江阴城里发生的一件件一桩桩令人难以忘却的历史。

1644年四月,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守将吴三桂为报复占据北京的李自成而向满清投降,拱手打开了山海关的城门,清军得以于五月初二,进入北京城。

1645年三月,清军在豫亲王多铎的指挥下大举南侵。在一月之中,攻克徐州,南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四月二十五日攻占扬州,屠城十日后,又渡过长江,占领了镇江。设在南京的南明皇帝朱由崧被俘,南明王朝以魏国公徐文爵、保国公朱国弼、灵璧侯汤国祚、定远侯邓文郁、尚书钱谦益、大臣赵之龙、大学士王铎、都御史唐世济等为首的二百余名大小官员和二十三万军兵全都向清军投降。很快,江阴城也落入清军之手。

一连串的胜利使得清军最高统帅多尔衮得意忘形,他认为天下江山已尽归大清王朝。为此,他迫不及待地于六月初向全国发布“剃发令”,并指使清军江南前线总指挥豫亲王多铎:“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决不轻贷”。

当时满清的发型并非如现今影视剧里将满头的长发扎城一条大粗辫子,而是将头发全都剃光,仅在后脑部留下茶杯口大小的一块头发,扎成一条细小的辫子(到清朝后期,才改变成满头蓄发扎辫)。这种发型,很是被汉族人所不齿。而且,由于自古汉族人皆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为传统观念,视头发为生命所在。汉族人成年之后,就不再剃发,只是把长发绾成发髻扎在头顶,以示敬重先人。满清王朝颁布的“剃发令”,无疑就是要了汉族人的“命”,因而自然也就激起各地汉族民众的强烈抗争,结果也就导致了清军在江南多地的血腥镇压。

满清入关时的小辫子

江阴城被清军占领,江阴的百姓虽心怀不满,但也只能忍气吞声,接受现实。满清政府的“剃发令”下达到江阴后,顿时在民间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随意剃除!

为了捍卫自己的“头发”,江阴百姓在赋闲典史(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阎应元、典史陈明遇和训导冯厚敦的带领下,坚决抵制剃发令。而清军主帅多铎的态度却十分强硬:限三天之内,江阴城内的百姓全都要剃发,“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为了落实“剃发令”,多铎还委派明朝降将刘良佐率军前去实施。江阴百姓在阎应元的指挥下,纷纷拿起简陋的武器,与清军展开激战,并打退了清军。见到刘良佐被赶出了江阴城,多铎又派恭顺王孔有德、端重亲王博洛和敬谨亲王尼堪三位满清王爷率领20万大军前去攻打江阴城。结果连续8天的猛烈冲击,还是没能攻克江阴城。

《明史》记载;“大清兵力攻城,(阎)应元守甚固。东平伯刘良佐用牛皮帐攻城东北,城中用炮石力击。良佐乃移营十方庵,令僧陈利害。良佐旋策马至,(阎)应元誓以大义,屹不动。及松江破,大清兵来益众,四围发大炮,城中死伤无算,犹固守。八月二十一日,大清兵从祥符寺后城入,众犹巷战,男妇投池井皆满。明遇、用皆举家自焚。”

自六月初一,到八月二十一日,10万江阴百姓面对24万清军,两百多门大炮,经过八十一天的苦苦抗击,战死者九万七千余名,加上城外战死者七万五千余人,共计十七万人罹难。而清兵也为此死亡七万五千余人。阎应元自尽未成而被俘,因誓死不屈而被杀,他的十余名家丁也因不降而被杀死。陈明遇关闭衙门,亲自点火,烧死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自己则持刀继续与清兵肉博,最后身负重伤,握刀僵靠在墙壁上,致死没有倒下。

而江阴训导冯厚敦则穿着明朝官服在县衙大堂自缢,他的妻子和姐姐投井而死。衙中其他公人,则引火自焚。

整个江阴城内的百姓,没有一人投降。一名江阴女子在殉节前还曾题诗:

露胔白骨满疆场,万里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江阴城破后,豫亲王多铎又下令屠城,城内男女老少,投水、蹈火、自刎、自缢的不计其数。内外城的各条河流中,处处飘满了尸体。整个江阴城,百姓几乎全部被杀戮,只有53名老幼,因躲在兴国寺塔上,才保住了性命。

小小的一座江阴城,发生了因抗拒“剃发令”而引发的震惊天下的战事,这其实,是全国民众反抗“剃发令”的集中反映,更还由此,衍生出了一个数百年来一直长盛不衰的“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民俗。自古以来,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就有“娘亲舅大”的认知。如若因剃头而造成娘舅亡故,这可就不是小事了。

其实,自江阴城而起的“正月不剃头”一说,与娘舅并无关联。民国时期的《风俗》一书中,就记载说:“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原来,正月不剃头,原意是“思旧”,初衷是抵制“剃发令”。

一个人的脖子硬不过钢刀,在清军的威逼下,百姓只有被迫剃发。然而,汉民族对此策令的反抗却从未停止过,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就是暗中反抗的形式之一。

正月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里不剃头,就是暗示民众,要缅怀民族传统,更不可能摈弃民族传统。“剃发令”实施后,汉族百姓“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就一直被严格恪守。直到现在,大多男人,包括孩童,在腊月之时都会不顾风寒而习惯地主动把头发剪得短短的,就是为了正月里不剃头。而在正月里,各地的理发店也大多会关门歇业。虽然不无春节期间理发师也要回家团聚的因由,其实,还是“正月不剃头”的习俗依旧在人们的心中继续传承着。

一次舍命的抗争,换来一个广泛流传深入民心的民俗传统。每当我们想到此时,又怎能不潸然泪下。还有,江阴城最终虽破,却无一人降,无论文人市民,无论贩夫走卒。江阴百姓刚强不屈的血性,不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反映吗?

修旧如旧的兴国塔塔顶

据说,江阴百姓的宁死不屈,除了表现在以简陋的武器抵御了满清大军的镇压,而且还在此战事之后的131年里,江阴当地人一直坚持着不出仕不做官的传统。其后,为了安抚江阴百姓,乾隆皇帝下诏在江阴和阎应元的故乡通州各修祠堂一座,皆命名为“阎公祠”。清嘉庆年间的江苏学政姚文田还为江阴题写了“忠义之邦”四个大字。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江阴修缮城墙时,江阴知县金咸请人将这四字刻成石匾,镶嵌在江阴南门的城门之上。过往的行人仰头看时,无不以先祖的英烈之举而顿生自豪之情。自此,江阴人才逐渐和清政府合作!

1937年日寇入侵江阴,城楼遭到炮火的袭击,砖匾碎裂,仅存“忠邦”二字,被人收藏,据说现存于江阴市中山公园忠邦亭内。

有如此催人泪下的故事,能不前去细细瞻仰一下这座保护了53位江阴人的古塔吗?

兴国塔位于江阴市区兴国园内,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密檐式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为7级佛塔,元代时遭战火而毁坏;到了明代予以重建,塔身增为9级。清代嘉庆年间,塔内架木及塔顶皆毁于雷击,仅存塔身。1925年1月,直奉军阀混战,奉军的炮弹又击毁了残塔的半边塔顶,致使佛塔第七级仅有三个砖壁残存,形成目前看到的犹如笔尖造型的孤立残壁。如今的兴国塔共存8层,高42.22米,八角形,6层以下为宋时原物。

还有一事值得一提,就是那位指挥进攻江阴的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多儿衮的弟弟),由于杀戮过重,他在36岁时就罹患重症,不治而亡。一个人,不可恶事做多。做多了恶事,必遭天谴。

一座兴国塔,目睹了江阴城里所发生的一切。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