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辽宁小学阅读教育培训学校(辽宁教育出版社小学阅读训练)

admin 2022-05-19教育资讯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兴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它始于唐末五代,盛于宋、元、明,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有一千余年历史。全国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大约七千余所,为发展古代教育事业和繁荣学术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古代书院由社会名流或当地开明士绅共同捐资营建,一般有学田养护,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兴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它始于唐末五代,盛于宋、元、明,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有一千余年历史。全国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大约七千余所,为发展古代教育事业和繁荣学术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古代书院由社会名流或当地开明士绅共同捐资营建,一般有学田养护,有些则靠官府资助。其教学形式、办学规模、课业层次不尽相同,但都以教育为基本职能,以培养学员参加科举为基本目标。较高层次的书院多由知名学者授课讲学,也是当地文人学士研讨学术的场所。

学者钱穆认为,“中国传统教育制度最好的莫过于书院制度。私人讲学,培养通才,这是我们传统中最值得保存的先例”。可见,以人为本、培养通才是书院的重要目标。

史志记载,辽宁建立书院始于辽代,当时因地僻人稀,很不景气;直到明代中期才有所发展。明正统二年(1437年)蒲河开始设千户所,隶属沈阳中卫,成为驻扎军队、囤积军粮和武器的重要军事营垒。嘉靖十三年(1534年),御史常时平在此建蒲阳书院,为蒲河两岸学子读书和名师讲学提供了条件。此前40年——— 明弘治七年(1494年),巡按御史樊祉就在辽阳建立了辽左书院。到了清代,辽沈地区出现了名噪一时的“盛京三大书院”,即铁岭的银冈书院、沈阳的萃升书院、辽阳的襄平书院。

铁岭银冈书院

其中建立得最早,影响最大,保留得也最完整的是铁岭的银冈书院,它是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由进士出身的流放官员郝裕建立的。少年时代的周恩来曾在这里就读。而萃升书院则层次为最高。它始建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当时称沈阳书院,至乾隆二十年(1755年)改为萃升书院。位于方城小南门里。据北塔石碑记载,清代著名才子王尔烈、对《红楼梦》的刊刻与流传作出重大贡献的程伟元等,均曾受聘在萃升书院讲学。资料记载,张震(承德人,道光乙未举人)、缪德禧(承德人,嘉庆庚辰进士)、刘文麟(辽阳人,道光戊戍进士)、刘梦瑚(金州人,道光己酉优贡)、周僖(海城人,咸丰己未恩科举人)、曾培祺(辽阳人,同治辛未进士,国史馆纂修)、陆鸿遵(广宁人,咸丰辛亥举人)、尹果(承德人,同治戊辰进士,内阁中书)、李维世(锦县人,光绪甲午恩科进士),曾先后任过萃升书院的山长。光绪年间,书院被沙俄侵略军据为马棚和军营,遭到严重毁坏。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拨专款在萃升书院原址重修校舍,置办了新的教学设备、图书,并亲自担任书院院长;为了重振萃升书院声名,聘请了一批国内著名学者、大师任教,委任知名人士于省吾为院监主持院务,一时轰动海内,使沉寂多年的萃升书院再度传出朗朗书声。

襄平书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由辽阳州创设,光绪十年(1884年)扩建新的校舍,二十六年停办,次年更名为襄平学堂。

辽南地区也有两所著名的书院:一是南金书院,始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设在金州的孔庙里,授课以儒学为主,八股文是考试的主要内容。从这里走出了很多名流,王永江就是其中之一。光绪十四年,17岁的王永江在南金书院的县试中名列榜首,民国时期曾任奉天省省长。二是复州的横山书院。原是复州防守尉将军的府邸,1844年改为书院。聘请知名学者担任主讲,这里先后出了一名翰林,两名进士,十名举人。此外,海城有他山书院,凤城有启凤书院,新宾有启运书院,锦州有凌川书院,兴城有柳城书院。

全省书院共有二十多所,对于辽宁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其直接效应是培养了大批各种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在文化教育事业相对来说不够发达的地区,这些书院的作用更加突出。书院制度介于官学和民办私塾之间,在当时代表着一种相对进步的比较开放的办学形式,加之,它超越了私塾的限制,可以较多地吸收社会资金,相对集中地吸引社会名流,并以自由讲学为主导,因而,这种办学形式、授课方式,对于探索教育机制的改革途径,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充闾


沈阳萃升书院

沈阳萃升书院

萃升书院的历史地位。古时书院,如现今之大学,为学子求学之所,名儒授业之地。历史上好多的文人学者、名人志士,都曾在学院求学或设坛授业。清代中期,书院变成了应试科举、求取功名的进修场所。在东北,沈阳的萃升书院同铁岭的银冈书院。辽阳的襄平书院,并称盛京三大书院。如果说这三座书院是东北的最高学府,那么,萃升书院可称沈阳最早的大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