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徐洁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心理健康教育绪论)

admin 2022-05-19教育资讯
卢乐山|中国著名幼儿教育家(1917-2017)卢乐山,女,汉族,湖北沔阳人,1917年生于天津,是南开校父严范孙的外孙女,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是新中国学前教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幼儿教育工作者。2017年11月9日18时50分,卢乐山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周岁。这位享誉学界、业界的百岁老人,一生成就卓越,却长期保

孩子年龄虽小,也有独立的人格。家长往往忽视子女自身的权利,只把他们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我行我素。这些观念和行为,严重地影响儿童的自尊心和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

给予孩子得体的关爱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照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自然的,但要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相吻合。

有的父母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对他们不放心,不给孩子应有的独立和自由;也有的父母虽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快点长大,但又顾虑孩子长大后会疏远自己、离开自己,因此继续保持和强化子女对父母的依赖。这是爱的误区。

儿童是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每个孩子都渴望快快长大,也必须长大。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学习适应环境、适应社会。而在父母过分地保护下,只会使孩子心理脆弱,缺乏自信,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差,怕困难或养成一种不安全的依恋。

还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娇惯放纵、百依百顺,甚至无原则地迁就,对孩子的缺点错误包庇、护短;担心孩子受“委屈”、受“欺负”、受累,不许他们和小朋友交往,不参加集体生活,自己能做的事也由父母包办代替,以为这就是对子女的“爱”。结果造成孩子自私、自利、懒惰、任性、贪图享受、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适应能力。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必须得体,过多的保护,过分的担心顾虑,反而束缚了孩子的主动性,妨碍了他们内驱力及潜在能力的正常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养成。

其实,被“宠坏了”的孩子之所以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并不是由于受关爱过多,而是他们的基本需要(如生长、好奇心、独立、自由的需要)未得到满足。

有的父亲或母亲为了加深自己和儿女的感情,担心孩子和对方的感情超过自己,失去儿女对自己的爱。于是,彼此互相“争宠”——单独给孩子各种“好处”,甚至“拉拢”“利诱”,以便使孩子承认自己是他(她)最亲密、最需依赖的亲人。

儿童需要父母双方共同的关爱。只有父亲或母亲单方的爱是不够完整的,父母有不同的特点,两者结合,互相补充,才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父母感情不和睦,互相妒忌,会造成子女情感上受压抑或无所适从,也将给他们心灵上留下伤痕。

做有责任感的父母

有少数父母认为有了孩子累赘、麻烦、负担,妨碍了自己以前轻松自由的生活,或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因而对孩子漠不关心,放弃做父母的职责。有的对子女教育缺乏耐心,甚至虐待孩子;有时夫妻之间互相推卸责任,孩子出了问题又互相指责、埋怨。有的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照顾,自己不管不问;孩子进了托儿所、幼儿园,便认为对方应负完全的责任,孩子的事与己无关。这都是不对的。

虽然父母有自己的事业、爱好和理想,应当珍惜。但必须明确,教育子女是父母不容忽视的责任。孩子失去父母的关爱,会有一种被抛弃或失落的感觉,会感到失望、痛苦或情绪失调,从而失去信心,对别人冷淡。

亲子之间的感情是在父母照顾子女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和孩子交流、沟通本身是一种享受,应感到光荣、自豪。家长应该为子女提供情感靠山,使他们在父母的关爱中获得力量,从而产生幸福感、同情心和爱心。

人物介绍:

卢乐山(三排左一)参加燕京大学学生生活促进会合影

卢乐山,中国著名幼儿教育家、新中国学前教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卢乐山先生从教80年,用一生见证了百年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变迁。她出身教育世家,在燕京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又远涉重洋,到多伦多儿童研究所进修。新中国成立后,她毅然归国,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讲授学前教育学,并担任二十多年学前教育教研组主任。

改革开放之后,卢乐山先生被评定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她所著《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蒙台梭利教育的专著。卢乐山先生曾任民盟北京市委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届中央委员、全国妇联第六届副主席、中华全国家庭教育学会第一任会长、《中华家教》杂志主编等。她一生为学前事业奋斗不息,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学子。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