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地理教学与教育技术整合研究(教育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优势)

admin 2022-05-18教育资讯
宗晓垠(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西南边疆史地与民族史地的研究,一直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和其他相关历史学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地位的形成,依赖于方国瑜等先生精深开拓和多代学人不断努力,更是与历史上西南之于中国、边疆民族之

宗晓垠(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西南边疆史地与民族史地的研究,一直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和其他相关历史学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地位的形成,依赖于方国瑜等先生精深开拓和多代学人不断努力,更是与历史上西南之于中国、边疆民族之于王朝的意义紧密相关。较长时期以来,与北方、西北等边疆区域在对“内亚史”“腹地边疆”等前沿学说及概念上的热烈争鸣与相应学术创见相比,西南边疆和民族在历史上的复杂性、学术理解等,虽有不俗的研究成绩,但理论、学说总结有限和讨论不足。

为进一步加强西南边疆民族史研究,深刻挖掘西南历史演绎内涵,融合创新拓展前沿性学术问题,2021年11月18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主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代西南地区土司地理考释及地图编绘”(19AZS017)、复旦大学人文社科青年融合创新团队&原创科研个性化支持项目组承办的“明清西南政治地理研究”工作坊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吉首大学、遵义师范学院、日本明治大学、学习院大学、帝京大学和韩国明知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国内外二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工作坊开幕式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虹教授致开幕词。她指出,西南史地及西南边疆民族史地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科研主攻的重要方向之一,不仅有着较为强大的科研人员和团队,还与西南地区多所高校研究力量有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历史环境变迁、疆域政区变化、经济社会史领域和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产出重要成果。近年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杨伟兵教授领衔的西南历史政治地理研究团队,在土司历史地理、边疆史地与边界研究等领域的资料挖掘、数据建设、科研立项、成果发表乃至资政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成绩喜人,本次工作坊的召开正是对这些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相信通过项目团队和国内外学者高水平的交流,也将成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学术增长的重要组成。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虹教授致词

杨伟兵教授进行了以“中国土司历史地理与西南边疆民族史研究”为题的主旨报告。他首先指出,西南边疆民族史的研究,在面对边疆这一空间单元时,需要关注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不能无视边疆的空间结构,特别是明清大一统格局下的政治区域结构;不能轻视边疆的地缘结构,即存在着的具有空间“双重性”上“过渡地带”类型;二是需要理解西南边疆在自然和人文上的特质是如何在历史进程中改变了自己和如何适应或改变了周边乃至中国;第三则是以西南的意义,需要审视一些历史政治地理研究的理念和路数,如政区泛化的倾向和圈层理论究竟是何种性质的“政治地理”。他进而指出,希望以兼具以上讨论价值的土司历史地理研究为突破口,促进对西南边疆民族史的研究。而后,在系统梳理和回顾土司研究学术史基础上,杨伟兵认为需要依靠一手档案资料,从更好资料体系、更好的方法手段和更为全面视域的疆土、人口管理等中央与地方行政关系在民族地区的展开来作新的讨论,对历史时期土司层级、幅员、边界、治所驻地等作更为全面和精准考证。他还介绍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土司历史地理研究团队近年来从事的“世袭职授查其沿革,政体建制考其地理,纵横经纬结合”工作情况。

复旦大学杨伟兵教授作主旨报告

复旦大学段伟教授

工作坊分四场展开具体的研讨与交流。

第一场由吉首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罗康隆教授以《文化包容与互鉴:湘西边墙荷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为题进行报告发言,介绍了明清时期湘西地区的边墙修筑,认为其可视为国家在民族地区实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政策的载体,通过国家的“修政”“修教”“修律”“修业”“修心”“修睦”等政策在湘西苗族地区的实施,重构了地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与文化,使得湘西边地的苗族从“生”到“熟”,从而使得苗族由“熟”而“国家化”。罗康隆分析指出,这种以政教优先、军事为辅、苗例变通、修业修心修睦并进的明智策略,不仅体现了中央王朝治理民族地区的政治智慧,而且也展现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文化制衡格局。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