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读高峰《重新发现教育》读后感()

admin 2022-05-19教育资讯
视频加载中...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在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的怀抱。当公众还沉浸在神舟十三号返回的欣喜中,那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幕


视频加载中...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在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的怀抱。

当公众还沉浸在神舟十三号返回的欣喜中,那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幕后英雄们此时早已开始了他们新的航天任务。

十年追梦

4月15日这天是周五,忙碌了一周的人们在北京的晚高峰中迎接即将到来的周末。

周末的下班时间和这里毫无关系,火箭设计师们开始聚集到直播大厅。三十分钟后,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每次执行发射任务,除了发射场的前方工作组,北京总部同时处于待命状态。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因为身形修长,承担载荷高价值卫星、高轨道发射任务等特点,被设计师们昵称为“高富帅”。这次发射是它本年度的首秀,任务是将中星6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位是牟宇,十年前,《新闻调查》播出《80后航天人》,那年他30岁,刚刚参加工作三年,是一名航天新兵,但已是团队的中坚力量。

2021年12月10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400次发射。纵观我国航天史,实现第一个100次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100次用时7年多;第三个100次用时4年多;第四个100次仅用了33个月。去年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8次,任务总是一个接着下一个,一切快得来不及纪念。这天晚上的直播大厅与我们想象的发射气氛很是不同。

火箭升空只是开始,之后的1500多秒是检验发射成功与否的关键时刻。设计师们紧盯屏幕,我们无法从他们平静的神色中读出情绪。

很多设计师没有等待轨道参数,就匆忙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在航天一院的总体部大楼,牟宇团队所在办公楼层的灯光通常是最晚熄灭的。这个长征系列液体运载火箭的核心总体设计部门,抓总研制设计了长征五号等13型运载火箭,有力支撑了载人航天、月球探测、行星探测等重大航天工程实施。

一项项闪亮成就的背后,有许多年轻的面孔,他们以85后、90后为主力,拥有傲人的教育背景和工作履历,朝气蓬勃地在航天领域书写自己的青春篇章。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领域副总设计师 黄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梦想。我们这个工作是施展梦想最好的舞台,我们这些人最不缺乏的就是追逐梦想的精神,只要有梦就能实现。但是前提条件是,认识到我们工作的艰苦性。

黄震,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领域副总设计师。十年前,我们在《80后航天人》中遇见了黄震,那年,三十而立的他正在筹备神舟九号发射任务,他向我们描述航天事业的吸引力、给他带来的成就感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

过去十年,黄震先后参与了神舟飞船、新一代载人飞船等重大工程项目的研制,带领团队设计了飞船停靠,手控交会对接、绕飞等重要技术。2020年5月,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轨试验成功,眼下,他们正在为下一步送中国航天员登月而努力。

今年40岁的黄震带领的这个团队平均年龄34.5岁,他们是未来中国登月任务中,载人飞船抓总研制的核心成员。这些终日在电脑屏幕前和抽象的数字、线条打交道的年轻人,内心激荡着的却是宇宙星空、浩渺苍穹。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领域副总设计师 黄震:这就是他们的星辰大海和梦想,全是艺术创作,是他们描绘了一下我们在月球上有指挥塔,有自己的车,有自己的航天员,有自己的飞行器,有自己的能源站,有自己的住房,有遥望着地球的样子。以前我们的会议室摆很多的证书奖状,他们觉得摆什么不如把自己的梦想贴在这儿更有说服力。

十年光阴,追随两位航天人,我们走进今天两个年轻的航天团队,时光如何凝结成航天硕果?他们的梦想又是以怎样的方式飞向星空?

新生代追梦之旅

33岁的朱平平是牟宇团队第五组小组组长、副主任设计师,负责火箭的动力系统设计,他人生第一次观看火箭发射还是在19年前。当时,朱平平读初中二年级,在教室里他目睹了杨利伟搭乘的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的那一刻。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