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秋影视教育频道观后感50字(教育在线观后感50字)

admin 2022-05-20教育资讯
(外国友人与中共)伊文思:从“四万万人民”到“风的故事”中新社荷兰奈梅亨5月24日电题:伊文思:从“四万万人民”到“风的故事”中新社记者德永健出生时父母给他起名“乔治”(George);年少时他把名字改成“尤里斯”(Joris,荷兰语“乔治”之意);盛年时因在世界各地拍片,他被称为“飞翔的荷兰人”;逝世后“落叶归根”,一座纪念碑在他的家乡——荷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伊文思再度访华,成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接待的第一位“国际友人”,后来还应邀成为该厂的艺术顾问,向中国电影工作者传授自己的视听理论。在奈梅亨地区档案馆保存的资料中,有一幅老照片正是钱筱章与电影艺术家司徒慧敏一道去机场迎接伊文思,三人并肩而行,谈笑风生。

1985年底,影片《血战台儿庄》开拍前夕,恰逢伊文思刚刚飞抵北京。听闻消息,伊文思与《血战台儿庄》的主创人员叙谈,向这些“同行”介绍了自己47年前在台儿庄战役中的拍摄经历——从《四万万人民》到《血战台儿庄》,这不吝是一种“影像传承”。

一生情谊

走访奈梅亨期间,记者专访了欧洲伊文思基金会理事、电影史专家安德雷·斯图夫肯斯(André·Stufkens)。谈到伊文思和他的中国“老朋友”,斯图夫肯斯毫不犹豫地说出一个名字——周恩来。

在斯图夫肯斯看来,虽然伊文思的作品充满斗争精神,但他其实个性温厚,不好争论,这与周恩来广为人知的随和性格十分合拍,而且周恩来是位“影迷”,乐于同伊文思探讨电影艺术。

近日,中新社记者走访伊文思的出生地荷兰东部城市奈梅亨,寻找他与中国共产党相识交往的点点滴滴。图为4月20日,奈梅亨市中心竖立的伊文思纪念碑。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摄

拍摄《四万万人民》时,伊文思一心想赴延安拍片,因受阻挠始终无法成行,经周恩来好言相劝,伊文思不再坚持,转而拍摄了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的场景;伊文思托人将手里的摄影机送出后,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曾在摄影机前留影,对伊文思的感谢之情不言而喻。

新中国成立后,伊文思在周恩来的邀请下数次访华,拍摄了《早春》《愚公移山》等纪录片,在当时新中国受到西方舆论封杀的情况下,为“世界看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在奈梅亨地区档案馆,可以看到多幅周恩来接见伊文思的老照片;1979年11月,邓颖超以“老朋友”的身份在北京饭店为伊文思庆祝了他的81岁生日。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伊文思在中国拍摄了最后一部作品《风的故事》,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一位西方电影人追寻风、追寻中国文化的过程,以及与孙悟空、嫦娥、李白、兵马俑等中国神话人物或历史人物的对话,犹如为自己与中国的情缘写下一部“自传”。

据斯图夫肯斯介绍,拍完《风的故事》,伊文思曾在采访中细述内心对中国的情感,“他最喜欢中国人的和谐观”,斯图夫肯斯说,“他不想要冲突,最想追求的是和谐,而非斗争或者别的对立。”

另一点是伊文思对中国文化有关“流动”的深深共鸣。斯图夫肯斯说,伊文思最后一部作品以“风的故事”命名,很大原因是因为“风”代表着流动,代表着变迁,很多时候还代表着“前行”。

正因如此,斯图夫肯斯在出版研究伊文思的专著时,选择了一张他眼中寓意颇深的照片——拄着拐杖的伊文思站在一群“兵马俑雕塑”中间,眺望远方,一起前行——不是走入历史,而是走向未来。(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