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梁启超家庭教育德育(梁启超家庭教育观)

admin 2022-05-20教育资讯
如果论起当今社会教育对于人的影响,那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能够作为当代教育学习模板的成功家庭教育案例不胜枚举,如果单单以结果论的话,那么作为近代中国思想界泰斗的梁启超先生,他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成果不可不称之为创奇。当代中国人了解梁启超的人不在少数,其最为大众熟知的便是那篇论述中国

如果论起当今社会教育对于人的影响,那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能够作为当代教育学习模板的成功家庭教育案例不胜枚举,如果单单以结果论的话,那么作为近代中国思想界泰斗的梁启超先生,他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成果不可不称之为创奇。

当代中国人了解梁启超的人不在少数,其最为大众熟知的便是那篇论述中国少年未来的《少年中国说》,从这篇文章内容来看,梁启超对于少年人的认识与见解独有千秋,那么如此理解中国青少年教育方向,以及对少年人的未来充满憧憬的他又是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呢?

梁启超其人在近代中国可以说是闻名遐迩,他不仅仅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同时在教育与文学方面也卓有建树。同时他也是一名改革家,近代中国变法图强之一的政治改革“百日维新”便是在他与康有为的牵头之下带领进行的。

那么,拥有如此成就的梁启超总该是出身名门望族吧?其实不然,梁启超的祖父与父亲都只曾经是广东一个乡村的士绅,平心而论,其出身的家庭水平与其后来所获得的成就相比其实不值一提。

梁启超自幼喜好读书,四岁起便在祖父的带领下识字读书。在他幼年这段时间所接受的教育中,他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陶冶,同时也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爱国爱民的世界观。祖父在他幼年时常常向他介绍南宋与明朝因自身衰弱而被外族入侵的历史,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更是为了他后来寻求变法强国之路奠定的深厚的思想基础。

成年之后的梁启超,在家人的期望之下,以及受当时科举制度所限,梁启超不得不潜心研究毫无实际作用可言的八股文,在经历几次科考失败之后,仅在1889年(光绪十五年)中举。隔年赴京参加会试,却未能金榜题名,在回乡途中,他与当时因大力倡导变法而名声大噪的康有为结识。视野开阔的梁启超被康有为丰富的学识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独特见解所感染,便入了康有为门下,成为了“康门”弟子。与康有为的结识,是改变梁启超一生的重要转折,从此,梁启超跟随康有为一起研究国家改革与变法图强的道路,逐渐成为了近代中国走向改良维新的引路人。

梁启超除了拥有极高的个人成就之外,他在子女教育上也成果卓越,“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教育佳话便是梁启超与其子女所创造。

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出于国家科研需要,国家创立了院士制度,此时梁启超的两个儿子梁思成与梁思永同时当选院士。梁启超最小的儿子梁思礼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选为院士,而后又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而梁思礼作为梁启超最小的儿子,在5岁时,父亲梁启超就已经撒手人寰,在母亲的抚养之下,同样也成长为了国家栋梁之才。不仅如此,梁启超的弟弟和侄子也都在梁启超的引路之下,在各个领域都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专家、学者。

那么,要揭开梁启超子女均能够获得傲人成就的秘密,则必须要仔细分析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方法。在《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一书中,其实对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有所提及,能够给我们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一书中包含了梁启超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论述文献足足130余篇,系统的展示了梁启超进行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书的内容由“给孩子们的书信”“身世、家世与亲人”“家庭讲学、教育文稿”三部分构成,130余篇文献均是从梁启超生平著作中摘选组成,编书之人为了方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梁启超在家庭教育中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在文献选择时也做了很好的整理和标注。

其实,对于一个社会人而言,努力追求个人成就虽然不易,但相比在达成个人成就同时还能打造满门俊秀的家庭自然是高下立见。有人说:家庭是温馨的港湾,是疲惫时的栖息地,也是人类最后的堡垒,但往往成员数量越为庞大的家庭,关系就越难处理。

同济大学教授张文江曾说一段有关家庭教育的话,其大体意思是:家庭教育如同田忌赛马分上中下马一般,也分成“上中下”三策,其下策则是过分注重让孩子多学知识、多学技能,这是现代很多家庭的教育方式中屡见不鲜;中策则是由家长来做儿女的表率,重视德育与教育的结合,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上策则是在家长的牵引下,着力寻求家庭的新高度,带领子女在精神层面上有所提升。那么显而易见的是,梁启超在家庭教育上则是有意识的引领家庭走上了“上策”之路。也就是说,梁启超家庭教育能达到高度成功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他能够在精神层面上将家庭带上新的高度,打开了子女在有精神追求之下,自然而然的就能在知识技能方面获取成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