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军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部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admin 2022-05-15教育资讯
来源:军队党的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作者:段文灵齐晓杉余远来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我军的特有优势和重要法宝,在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人民军队的建军宗旨以及完成军队使命任务、提高战斗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形成一系列历久弥新的宝贵优良传统,对加强和改进我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启示。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任何事物都有质的规定,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应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二是始终坚持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官兵。军队的根本性质决定了我军自建军以来,始终以党的理论为理论,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以党的方向为方向。有计划、有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在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始终把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党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引导官兵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牢记党和军队的使命任务。


三是始终坚持围绕军队中心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944年4月11日谭政在西北局高干会上《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以下简称《谭政报告》)中指出:整个军队的方向就是政治工作的方向,政治工作的任务只能根据我军的基本任务与当前具体任务去规定,不能在我军基本任务与当前具体任务以外再有所谓政治工作的独立任务。可见,军队的任务始终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正如不同时期我军的中心任务不同,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大任务”、抗日战争时期的“三队任务”、解放战争时期的支持土改、扩军备战、进行解放战争等等。9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围绕军队中心任务,教育引导官兵为完成这些任务而努力奋斗。


四是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官兵成长成才结合起来推进官兵全面发展。90多年来,人民军队始终把教育人、培养人,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文化知识学习到科学理论灌输,从又红又专到军地两用人才,从现代科学技术到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教育引导官兵积极学习文化知识,自觉铸牢理想信念,切实掌握过硬本领,在为国家、军队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五是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与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在人民军队创建之初,我军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政治训练与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来抓。革命战争年代,越是战争形势紧张越是高度重视政治训练。1927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给朱德并转军中全体同志的信中指出,“除了军事的正式操练外,必须有严重的政治训练”。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军队正规化建设,军政训练时间比例从制度上得以明确。


六是始终坚持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启发群众自我教育,是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贯彻群众路线的一贯做法。1930年5月,毛泽东就指出,“干部要学会发动战士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谭政报告》则把“不从群众观点出发,不采取群众路线,不组织群众行动”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孤立主义作风;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实践都源自官兵的自觉创造。历史一再表明,我军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充分发挥了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创造性。


七是始终坚持适应形势新变化和官兵思想新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军人首先是社会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世情国情社情紧密结合,防止就军队而谈军队。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从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到改革开放后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围绕社会形势变化和官兵思想实际而具体展开,这也是90多年来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


八是始终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1930年,我军第一部政工条例就明确规定:“政治指导员不论在执行自己的职务上和个人行动上,均须做全体军人的模范,并且要在言论和事实上来表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以身作则,成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化身。如今,习主席明确指出,“官兵不是看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做”;“政治干部的表率作用本身就是最好的政治工作”。90多年思想政治教育史充分体现了我军一以贯之的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根本原则。


九是始终坚持紧贴时代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在我军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不断紧跟时代发展变化——革命战争年代的歌曲戏剧;20世纪50年代初期收音机、留声机下连队,80年代初期电视机、录音机下连队,90年代后期基层部队开始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新世纪新阶段网络进军营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手段,都较好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感召力。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