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硬笔书法特色教育内容简介(硬笔书法教学特色)

admin 2022-05-17教育资讯
文丨张铜伟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少儿硬笔书法的学习逐渐受到重视。该文将从教师角度出发,就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坐姿、执笔方式,施行精讲精练,布置适当的作业练习等方面介绍少儿硬笔书法的教学策略。此外,少儿硬笔书法教学方法对于软笔书法的教学也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少儿、硬笔书法、教学方法正文书法作为中国传统

首先是“看”,就是临帖时要先看字帖。如:看字的整体轮廓是长的、扁的还是方的;对独体字来说,要看主笔是哪个笔画;对左右结构的字,要看左、右两个偏旁的高低、收放、穿插等关系;对上下结构的字,要看上、下部件间的宽窄、松紧等关系。

其次是“写”,看帖之后必须动笔书写,写字时第一笔很关键,第一笔的位置找准了,这个字在格子中的定位就正。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可见,一件作品中的第一个字很关键,一个字中的第一笔也很重要。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找出要写的字的四个方位的极限笔画位置,即找出该字的最上、最下、最左、最右的位置,在书写时为极限位置留出余地。

如,写“永”字,最上面是点的起笔处,最下面是竖钩的钩,最左边是横撇中横的起笔处,最右边是捺画的收笔处。那么,写第一笔点时,它在格子中的定位就要在中上方,尽量靠近格子上方的边缘。写第二笔横折钩时,横的起笔不能太靠左,要给下面横撇中横的起笔处留有余地。同理,在写右边的撇时,起笔也不能太靠右,要给最右边的捺脚留有余地。

再次是“比”,就是写完一个字后要与字帖中的字比较,找出差别以便改正。比很关键,是找出书写习惯中痼疾的重要方法。毫不夸张地说,不比就没有进步,这一点却被很多学习者忽视。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教授邓宝剑在《习字的“瓶颈”》一文中指出:“苦于不能达到目标不是瓶颈,困于惯性而不能自知才是瓶颈。”邓宝剑所说的惯性就是上文提及的习气和痼疾,而比正是找出习气和痼疾的良方。

最后是“改”,即找到自己写的字与字帖的差别之处,下次再写时就要改正和完善。改的次数是根据字的难易程度而定的,直到和原帖中的字几乎一样。前面说的比是发现问题,而改则是解决问题,学习的过程也是改变的过程,没有改变就没有进步。

三、合理应用教学方法

正确的教学方法可激励学生不断改进和提升。艺术教育要注重鼓励和表扬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对学生的态度方面,教师对待学生要多鼓励,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陈垣在“上课须知”中提出:“对待学生应以鼓励夸奖为主,从淘气的或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要尽力找一些优势,并加以夸奖。”

如:笔者在实习中发现,班级里有一位比较活泼的学生,每当他能静下心认真写字时,笔者就借机会当众表扬他;对于写字方法掌握比较慢的学生,只要其有一点的进步,笔者就及时发现其闪光之处并加以鼓励。教师要具备发现学生问题的能力,能够明确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使学生进步更快;同时,在教学中需要奖罚得当、坚持原则。除鼓励外,耐心、爱心、责任心也非常重要,教师要接受每一位学生的不足,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教师在技法讲解方面,需要形象、生动、简洁,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既容易理解知识,又能够记忆深刻。如:在讲解斜捺这个笔画时,笔者通常会用滑梯这个生活中的事物做比喻;在教悬针竖这个笔画时,除了用悬着的针做比喻,笔者在进行板书示范时,还会用口诀的形式讲解“下笔轻轻顿,垂直往下行,中间不许弯,收笔往上提”,从而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想象等全方位参与;在讲解笔画的入笔角度时,如果以45度角入纸,低年级的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就可以用钟表的指针十点半方向入纸讲解说明。

在教学中,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可采用“闯关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将他们写得比较好的字用红笔圈出,同一个字写够三个红圈并且有两个红圈是连续的,就可以让学生换下个字练习。字的优劣标准也可以因人而异: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将标准定得高些;对于基础略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降低要求。此外,当学生遇到共同的问题时,教师应将该问题作为重点统一讲解。

教学的安排应是由浅入深、逐步进阶的:首先是笔画训练,每个笔画结合三个例字练习;其次是偏旁部首训练,包括左偏旁、右偏旁、字头、字底的练习。在偏旁部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硬笔书法的结字规律讲解,当每位学生都能理解时,再举例一个陌生的字,让学生讲解怎样将该字写好。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