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蘑菇妈妈的教育日记(和妈妈采蘑菇日记)

admin 2022-05-18教育资讯
前两天很多人被一个名为“勇气糖”的视频刷了屏,这视频全网播放量过亿,点赞量直逼千万,评论区齐刷刷地“看哭了”……到底怎么回事呢?“被拒绝也没关系”?视频一开头,蘑菇妈妈直接交代了背景:“商场门口在免费发气球,蘑菇想要又不敢说,所以回来的路上我们一直在演练。”演练什么呢?蘑菇妈妈假扮售货员阿姨,先夸一句



明明天生害羞,却被妈妈嘲笑,贴上“胆小”“吃亏”的标签。



视频里蘑菇妈妈轻声细语的那句“没关系”,始终敞开着的怀抱,还有那颗甜蜜的“勇气糖”,不仅安慰了小蘑菇,也抚平了网友心上的皱褶。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蘑菇妈妈确实做得很好,她愿意接住女儿的情绪。


不过,这就是培养“勇气”最好的办法了吗?我们可能需要先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伤害真的可控吗?又或者说,可控的伤害,就对孩子有好处吗?


经此“演练”,孩子下次就能勇敢吗?


这份勇敢是因为演练过吗?那遇到没演练过的场景怎么办?


掰扯明白了这些,或许就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爱的问题,就用爱解决吧


首先,一切教育行为都应当尊重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智力水平。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不能要求普通小学生掌握大学生的知识。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TA们刚刚能分清“我”和“你”,有了“我们”的概念,还不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TA很难理解妈妈说的“别人有可能答应也有可能拒绝”代表着什么。


更关键的是,其实蘑菇妈妈“勇气糖”的练习,本质与挫折教育类似。


几乎所有奉行挫折教育的父母,出发点都是希望在可控的伤害范围内,增加孩子的抗挫力:

“如果孩子一定要经历被拒绝这件事,那不如让我先带TA试试水,这样就算难过了也有我帮助和保护TA。”


为什么小蘑菇一开始就不敢去讨要气球?为什么对于被拒绝这件事她那么敏感?我在蘑菇妈妈发布的其他视频里找到了答案。


因为蘑菇妈妈担心孩子只学会了接受别人的拒绝,不会拒绝别人,这么下去,小蘑菇可能变成讨好型人格,所以她回家后又和小蘑菇做了很久“拒绝别人”的演练。


天性善良的小蘑菇,确实在“拒绝别人”的练习初期,说不出拒绝的话,妈妈问她要气球的时候,她还想了好几种样式给妈妈挑选:“你要彩带气球还是小蛇气球?”


妈妈直接打断:“你要拒绝我。”


小蘑菇不理,坚持说完:“还有,还有南瓜气球!”


妈妈又说了一次:“你要拒绝我。”


直到小蘑菇扭捏着说先练习简单的再练习难的,妈妈才作罢。


从教育目的上说,蘑菇妈妈这种人为的挫折教育其实就是编排好了剧本,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设定“表演”特定情节。一旦不按照剧本走,就得重来一次,直到顺利走向设定好的大结局为止。


虽然是出于保护孩子的好心,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并不能展露“真实的自我”。说难听点,不过是戏剧里的一个小傀儡。


所以孩子最后表现出来的“勇敢”是真的勇敢吗?


当然不是,只是剧本上写着“要勇敢”而已。


而从情感需求上说,挫折教育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这份来自于父母的拒绝。


我们先把射程范围再扩大一些,关于“同意和拒绝都是对方的自由意志,不受我们左右”这件事,有几个成年人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呢?


事实是,不管我们理智上如何告诉自己,被拒绝都是一种不太舒服的体验。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拒绝总是跟不认可、不欣赏、不满意挂钩,谁会喜欢被否定和排斥呢?


而这个等式一旦建立,我们不仅会接受别人的价值评判,甚至连那个“差评”的结果都要全盘接受,然后转向自我攻击:

“妈妈那么了解我,她说的应该是对的吧……”

“连我爸都否定我,还有谁会认可我呢?”

“他们说得没错,我果然做不到。”


成年人尚且如此,年幼的孩子又哪里逃脱得了,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区别罢了。


说实话,有勇气面对挫折不外乎三个原因: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