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对青少年的党史教育典型案例(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案例)

admin 2022-05-20教育资讯
秦都区落实“双减”政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秦都区坚持把落实“双减”政策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聚焦减负提质中心目标,统筹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力在课堂革命、作业管理、课后服务上实现突破,强化制度、设施、队伍、环境四个保障,狠抓落实、督导、整改、总结、宣传五个到位,以秦都“双减”工作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打造“陕西教育新高地”。在“谋”字上下功夫,安排部署

创新管理模式,分类施策破解治理难。一方面实行“业主委员会+社区居委会”模式。对改造后的小区,由业主委员会,实行小区自治管理,收取物业费雇佣专业人员对小区的日常清扫保洁、绿化管护等进行管理,在条件成熟时引进物业进行社会化管理;另一方面实行“居民自治+国有企业”模式。由社区组织各种志愿者服务队伍,动员居民投工投劳,实现物业管理的居民自治;对于重大基础设施维修等项目,采取企业补贴一点,居民自筹一点,单位集中统筹解决。如外贸小区,社区邀请老旧小区离退休党员干部、楼栋长、居民代表组建“业主委员会”,参照物业管理标准共同议定小区居民公约、楼栋长管理制度,实现物业管理居民自治。

长武县

“爱心协管员”为民解愁盼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长武县始终遵循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聚焦民生,将全县3926户8882名农村低保对象、345名农村特困供养人员、21名孤儿、57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340名享受生活补贴困难残疾人、2918名享受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坚持关注细节小切口,质量引领守底线,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实际行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中。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提升为农村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和确需照料的鳏寡孤独等生活困难群众服务质量,长武县民政局结合以“解忧暖心传党恩”为主题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突出“五化”要求,于2021年5月探索建立并启动了农村“爱心协管员”制度,协助政府监测管护全县农村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和确需照料的鳏寡孤独等生活困难群众,兜牢农村弱势群众民生底线,确保农村弱势群体生活稳定、吃住放心,进一步提升弱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突出队伍专业化,严格选人标准。由各村根据服务对象实际情况,从本村卸任干部、党员、退伍军人、优秀青年中选聘长期居住本村,身体健康,热爱公益事业,熟悉村情,责任心强,为人公道,品行良好的人员担任“爱心协管员”,经县人社局核定后,按照公益性岗位用工形式,由镇(街道)负责签订聘用协议,由县民政局、人社局、卫健局进行岗前培训,实现队伍专业化。

突出保障精准化,认真排查摸底。对分散居住的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村级幸福院居住人员,以及确需照料的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众进行详细排查摸底,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每人协管不超过10户对象,每个行政村和村级幸福院至少有1名“爱心协管员”的原则,合理确定服务对象和“爱心协管员”数量,全县共聘用154名“爱心协管员”,协管645户弱势群众,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实现保障精准化。

突出服务精细化,明确工作职责。“爱心协管员”主要监测协管对象生活情况、健康状况、心理状况、农村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人履职情况,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动态跟踪对象需求,为协管对象提供力所能及而且必要的帮助和服务,实现服务精细化。

突出管理规范化,健全规章制度。建立“政府统筹、部门指导、镇村管理”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报告、反馈、核实、处置台账,处置时限原则上不得超过24小时。“爱心协管员”至少每三天到协管对象家中探望巡查1次,并按照“有事报事、无事报安”的原则,即时向镇(街道)民政工作办公室报告。镇(街道)对“爱心协管员”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补贴发放挂钩,实现管理规范化。

突出作用有效化,党员模范带头。“爱心协管员”中党员共66名,由各村党支部进行党建引领、党员带头,认领“微心愿”,服务零距离,在舒缓群众心理、提供应急服务、链接爱心资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村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日常提供生活服务、民事代办、照料协管等服务,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担任了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和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的“勤务员”、防疫政策的“宣传员”、疫情防控的“快递员”。“爱心协管员”制度自2021年5月份建立以来,共探访弱势群众4600多人(次),解决实际困难4346件,实现了监测全覆盖、无漏洞,服务跟得上、有效果、群众满意。

长武县“爱心协管员”制度的建立实施,不仅为兜住农村生活困难群众民生底线添助力,为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党和政府用心用情践行“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有效监测、管护生活困难弱势群众开拓了思路,开辟了新途径,进一步加深了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提高了贴心、细心为民服务质量。

 4/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