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找句子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教育科研主题有哪些(有关于教育的科研主题)

admin 2022-05-16教育资讯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除了要承担日常的教学工作,还要通过教育科研来不断地进行个人专业发展。如何快速进入且有效展开教育科研令诸多教师感到困惑,本文分享的“四破与四立”,或许能对您有所启示~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提升路径。一线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科研突围?审视一线教育科研真实样

四立:建设学校科研高质新品样态

一、以“真问题导向”持续研究,致力破解僵局

教育科研,应以“尊重真实现场,解决真实问题”为准绳。真问题催生真命题,真命题带来真思考。这份真实,就是研究的必要性,就是教育科研的生命力。不仅要聚焦于当下的具体问题,更要善于把解决具体问题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

看到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可以改善的空间,这种“看见”的能力,常常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准的体现。特别是教育行业,兼顾服务和指导的双重职能,只有持续发现问题,才意味着推进改变的可能。而最可怕的一种问题意识,是总是认为别人有问题,这样的思维方式,容易陷入沉默的僵局,令你沉浸黑暗,无法自救。

发现问题,才能根据现场情况调研与成因判断;复盘僵局,才能复盘困境与僵局突围;变阵解题,才能走出情绪迷局求共识共行;巩固经验,才能不断深度看见方蓄势远行。在实践中复盘,实践中积累,在常态的“看见”中修行,这就是问题研究的力量。

二、以“好团队导向”抱团行动,致力共同成长

教育科研的团队行动,可破除“独行侠”的思维局限,有效带动团队共同成长。

致力于“好团队建设”为目标的抱团科研,常常是草根科研对话的有效引擎。当教师能够明晰自己的科研主题、研究价值点时,“科研破题”的历程也自然开始。科研好团队的建设,首要应有共识,围绕主题遴选队友,聚集同样研究热情的同事,形成民间的研究共同体;科研好团队的建设还应有共行,了解当下教育现场,厘清同研究领域的现状,找到研究创新点和突破点,在互相促进中共行;科研好团队还应有共思,课题仅是个抓手,比完成研究任务更重要的是形成研究习惯,日积月累,找到常态研究的乐趣,在教育现场中共同成长。

三、以“小成果导向”提炼经验,致力清晰建构

教育科研的成果形态理应是多样,不要仅以论文专著为评价衡量点。成果不求惊天动地,只求微而有味,微而有为。

“规划总结型”成果,确保了常态工作不走样,自选工作有特色;“课程框架型”成果,选准结合点,厘清培养目标、明晰课程设计思路,促扎实推进;“育人策略型”成果,记住所思所得,转化所思所得,善于把典型案例中的经验总结为一般性的经验,推动现场的改变;“班级制度型”成果,凝聚着师生智慧,在继承中发展创新;“金牌活动型”成果在创新的基础上坚守,更容易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学术论著型”成果,一处打磨,选点突破,坚守不易。

小成果导向要改变期末“只收纳证书”作为衡量成长的思维惯性,把常规事、特色事、典型事、意义事相关资料,分门别类收纳转化。选择、积累、转化的过程,往往就是扎实推进提升研究水准的过程。

四、以“好现场导向”推广成果,致力持续迭代

基层科研形成好的成果,值得欣慰。如若能更进一步,及时推进好现场的转化,定能更胜一筹。教育思想的成长,科研项目的推进,不是到此为止,而是由此及彼。一份好成果,若能“长脚”,帮助更多班级和学生,就实现了公共价值的发挥。从拥有“好成果”到获得“好现场”,从“独立成果”到“众享结果”到“普适成果”,让理念回家,用团队的力量推动新经验的传播和推广,这将是可圈可点的深度耕耘。

推动好现场的改变,要敢于破除“成果专属权”的传统惯性,既要有快人一步总结梳理的速度,又要有改变的格局和胸怀。主动分享,顺势而为,让自己的经验走入更多教师的课堂。推动好现场的改变,要敢于自主建设新的“成果推广会”,敢于、善于、勤于积极分享,大胆宣讲,让思想之花绽放于更广泛的舞台。推动好现场的改变,更要有抬头看路的成果意识,报刊杂志既是成果推广的形式,也是成果推广的平台,随着你的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帮助你的经验获得更大的辐射范围。

科研,是一线教师看教育的眼光,也是一种琢磨教育的思维方式。不断真实地观察生活,记录教育教学过程,辩证地看待教育行为,主动研究积极推进对现场的更新迭代。从点点滴滴的教育真实行动中,找准研究的兴趣点,沿着这一处慢慢耕耘。只要恒心在,哪能研磨不出思想的急流呢?也许,我们成不了教育科研的巨人,倘日日斟酌,或能成为技艺精湛的卖油翁吧。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

[!--temp.pl--]